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9-29
波士顿咨询曾经绘制过一幅私域流量品类地图,并根据消费频率和互动程度,把产品品类分为了四个象限。
高频、低互动(包装食品饮料、家庭护理)
高频、高互动(母婴)
低频、低互动(3C数码)
低频、高互动(奢侈品、美妆、时尚鞋服)
我们发现,高频、高互动的行业(如母婴、美妆等)更加适合做私域运营,而低频、低互动的行业(如汽车、房产)更加适合用私域做线索孵化与管理。
二者对于品牌方都是不可或缺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公域通过内容获取流量的同时,不断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为单个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获取更多价值,同时通过分享裂变让老客户在私域端直接带来新客户。
为了研究私域当前的发展现状,增长黑盒选取了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母婴家居、鞋服饰品四大行业的96家在做私域的品牌,对这些品牌的私域运营模式、团队建设、触点分布、引流和转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当下布局私域的品牌,多是高频复购、多SKU的品牌。这些品牌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做私域运营:
中心化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将客服人员对外的形象标准化,打造一个统一的人设,以一个统一IP的形式去运营私域,如完美日记的“小完子”、元气森林的“小元子”、Wonderlab的“营养师”等。这种模式适用于线上有一定比例销售额的品牌,重线下销售的品牌不适用。
导购模式——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门店的导购是主要的运营人员,如母婴渠道品牌“孩子王”,其门店的导购都是国家认证的育儿顾问,除了在门店为客户提供服务,也在企业微信上服务用户。这种模式适用于有线下门店的品牌。
分销模式——这同样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主要依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制作内容并进行传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微商,如梵蜜琳、麦吉丽等;一些社交电商也可以纳入其中,如生态农产品社交电商平台归农。
当然,私域很重要的一部分价值在于卖货,获得业绩,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价值在于运营粉丝,赋能品牌。
很多品牌之所以很难在私域打出“品牌力”,原因在于与粉丝之间的连接太弱。以蓝鲸私域为例,他们最开始做私域的时候并没有把全部重心放在卖货上,而是鼓励用户到小红书和抖音去分享、种草和评论客户的商品,与用户建立起较深程度的连接,建立信任是转化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