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4-29
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只能对用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个大概,但并不掌握用户的消费情况和贡献能力。
所以平台可以设置一套会员晋升的体系,从用户消费能力、拉新能力、作品贡献、互动情况等维度考核。比如我们社交电商平台中的会员、初级、中级、高级团长的身份,线下商超/酒店不同等级的会员卡。
以村长的十里村为例,如果简单一点来做用户分层的话,那就可以分为付费村民和非付费村民。对于会员的特权各位在去年各大电商抢茅台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吧,无论是网易严选还是京东,当时只有成为会员才能享受购买资格。
而从用户分层的角度来说,愿意付费成为平台的会员,也就意味着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强以及用户的消费能力高。
许多平台都会设置签到、抽奖、浏览等功能,其实这些功能不仅是为了做用户的留存,也是我们对用户分层的手段。我们可以把这些都归结为在一个任务频道当中,哪些用户连续签到了,哪些用户做了积分兑换,哪些用户完成了某项活动的挑战,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把用户筛选出来。
除了系统提前设置好的一些分层手段,绝大多数的用户分层都是基于各种活动基础上的,所以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就有多重标签。
因为大家对私域都比较关注,所以村长再以微信为例和大家聊聊在私域里面应该怎么做用户的分层运营。
每一个添加你微信的用户,都要了解用户的一些基本情况,你可以直接发给用户一段个人信息的模板,也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得到一些用户的基本情况。
给用户做备注的时候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方便查询,其二是一看便知。比如用“1”代表用户回复过,用“0”代表用户没有回复。
如果用户在你原有的体系里有ID的话,还可以进行ID备注,当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备注用户的姓名+职业+身份。具体的备注方法,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来设定。
这样当你以后看到备注是VIP客户的时候,你的响应速度、重视程度、互动频率都得提高。
备注是为了方便我们进行辨认,而打标签是为了方便我们进行用户的维护。
以发朋友圈为例,许多人发圈是无差别的,不管什么人都能看,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给用户打了标签进行了分类,那么当你在发付费课程的时候,你就不需要给已经付费的用户看到。
当你在发婴儿用品的时候,你也不需要给男士看到。标签+朋友圈,可以理解为定向推送,而且有了标签可见,是不是增加了你朋友圈的发圈数量了?
还是以我们做社交电商为例,通常来说会有三个等级的群,分别是普通会员群,合伙人群以及高级合伙人群。而这些群之间的成员是相互流通的,合伙人做得好可以进入高级合伙人群,高级合伙人表现差也会被移除群。